荷蘭人治臺時期,在安平建立臺灣第一條國際貿易街稱為臺灣街。直到鄭森(鄭成功)入臺 ,建王城於熱蘭遮城改稱安平,臺灣第一街就此改稱延平街,時代的更替總有興衰,歷時四百年的風雲變幻才成為 今日的延平街

  是進步還是破壞是非難斷,明清二代已經改建了原來的臺灣第一街,文化立於先前文化之上了,許多的民宅亦有取自熱蘭遮城 城垣的荷蘭磚為建材,億載金城也是取材自熱蘭遮城荷蘭磚,後來民國之後老街殘破不堪,不得拆建延平街, 就如台北九分山城有原味全失的說法,但是生民不利又有何用呢?(以上為新威撰文)

臺灣第一街-延平街 臺灣第一街-延平街

臺灣第一街-延平街
臺灣第一街-延平街
臺灣第一街-延平街

臺灣第一街-延平街 臺灣第一街-延平街
臺灣第一街-延平街
臺灣第一街-延平街
臺灣第一街-延平街
臺灣第一街-延平街
臺灣第一街-延平街

臺灣第一街-延平街 臺灣第一街-延平街



  所幸的尚有延平街一○四巷還有中興街效忠街明清古宅可觀賞,但是這樣的老街是要用公權力來保護的,可是能保護一百年一千年那麼一萬年可能嗎?新舊之間的取捨應可雙贏,本人覺得時代必需進步,文化也應保留,臺灣第一街以國際貿易而興起 理所當然要改變而適應時代的潮流,而不是在保存老舊房舍而已,現在比較有特色的商店有伯龍坊榕園坊劍獅埕怪A陶。(以上為新威撰文)

簡介:
延平街又稱台灣街或石板街,位在安平古堡東側,是三百年前荷蘭人在安平所建的第一條街道,街區承襲清代台灣城市規制,只有兩、三公尺寬,行人腳踏車容易穿梭其間,汽車則無法進入,可說是具有「人性尺度」的空間。 民國八十三年,台南市政府順應當地居民拓寬建議,施工之際,關心歷史文化的人士認為台灣第一街應保存下來而出面反對,於是工程擱置。但居民無法久耐,陳情市府,強烈主張依計畫執行,以維護住戶生命安全,延平街終難逃被拆除的命運。不過,與延平街平行的中興街和效忠街保存尚稱完整,仍可窺見老街種種。

特色:
延平街上多香燭店、麵粉廠、蜜餞行,其建築有土角厝、紅磚矮屋、西式洋樓,夾雜現代的鋼筋水泥建築。洋樓大多市白粉牆或洗石子面牆,欄杆、柱頭或屋簷上飾以手工精緻的浮雕。進落門為天井,設有「公媽廳」,以安放神安,門楣多懸掛太極八卦、劍獅獸牌或圓鏡,以求辟邪鎮災。 (資料來源:臺南市文化局)


 


00760017

MINOLTA XE

UW ROKKOR-PG 1:9.5 f=18mm Fisheye
古堡街
Zeelandia
KODAK ProImage 100
2009/01/02




51000033


NIKON FM2

NIKKOR 35-105mm 1:3.5-4.5 Zoom Macro AIS
KODAK PORTRA 160VC
延平街
台灣第一街
重覆曝光
2008/12/04




  臺灣第一街延平街,未完待續..NEVERENDING STROY..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ng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